XX村(社区)2025年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方案

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保护好森林资源,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就是守护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带来的资产性收益,就是保障乡村旅游、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的持续发展根基,事关民生福祉与发展大局。特制定本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精神为根本遵循,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生态优先”的理念,全面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关于森林防火工作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我村(社区)在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中的实际,将森林防火工作纳入乡村综合治理体系,作为维护生态安全、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突出“防”的精准和“消”的快速,注重从源头管控风险,依靠科技提升效能,发动群众筑牢防线,健全长效机制,确保辖区森林资源安全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生态安全保障。

二、工作目标

1.火情控制目标:力争实现秋冬季(2025年10月1日至2026年2月28日)辖区内不发生任何森林火灾;最大限度减少一般性火情,确保不发生较大及以上森林火灾,确保不发生因森林火灾导致的人员伤亡事故。

2.火源管理目标:野外违规用火查处率达到100%;对痴、呆、傻、老、幼等重点人群的监护责任落实率达到100%;林区主要入口火种检查覆盖率达到100%;农事用火、祭祀用火规范管理率达到95%以上。

3.能力建设目标:完善村级森林防火应急预案,确保预案针对性、操作性;村级应急扑火队伍稳定在20人规模,至少组织2次实战化演练;防火物资储备库物资完好率保持在98%以上,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防火宣传入户率达到100%,村民防火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

4.机制完善目标:进一步健全“村-组-护林员”三级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明确各级网格员职责边界;完善与毗邻村(社区)的联防联控机制,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同作战。

三、具体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与宣传警示(2025年9月15日-9月30日)

1.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召开村(社区)“两委”班子、村民小组长、全体党员、护林员参加的秋冬季森林防火动员部署会,传达上级精神,分析研判形势,部署具体任务,签订防火责任状,将压力传导至“神经末梢”。

2.立体化宣传: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营造浓厚防火氛围。

线下:在村务公开栏、主要路口、林区入口悬挂横幅不少于15条,张贴《禁火令》、防火标语不少于50张;利用“村村响”广播,每日早、中、晚三次播放防火知识和警示案例;组织村干部、网格员、志愿者开展“敲门行动”,逐户发放《森林防火告知书》并签字确认,预计发放1200份。

线上:通过村民微信群、村务公众号,定期推送防火动态、气象预警、法律法规等,每周不少于2次。

3.警示教育:选取本地及周边地区发生的典型森林火灾案例,制作成通俗易懂的展板或宣传单,在村民聚集场所进行巡回展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第二阶段:隐患排查与火源管控(2025年10月1日-2026年2月28日)

1.拉网式排查:组织力量对林区及周边100米范围内的火灾隐患进行彻底排查。重点清理林缘、林内道路两侧、坟地周边、电力设施下方的杂草、枯枝落叶等可燃物,计划清理面积约150亩。对排查出的隐患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实行销号管理。

2.精准化管火:

严管生产用火:严格执行野外用火审批制度。秋收后,引导村民采用秸秆还田、集中堆放等安全方式处理秸秆,严禁就地焚烧。对确需计划烧除的,由村委会统一组织,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施。

规范祭祀用火:倡导文明祭祀,鼓励鲜花祭扫、植树缅怀。在传统祭祀节日(如冬至、春节)期间,在集中坟区设立临时焚烧桶,并派专人值守。

管控进山火源:在林区主要入口设立固定检查站2个,临时检查点若干,对进山人员、车辆进行登记,收缴火种,进行防火提醒。增派护林员巡护频次,特别是在高火险天气,实行全天候巡查。

盯紧特殊人群:对全村28名痴、呆、傻、精神障碍患者及65名留守儿童,逐一落实监护人,签订监护责任书,明确防火责任,严防玩火、失火。

第三阶段:应急准备与值守响应(贯穿整个防火期)

1.强化队伍建设:对现有20人的村级应急扑火队进行优化调整,确保人员相对固定、通讯畅通。计划于10月中旬和12月上旬分别组织开展一次以风力灭火机使用、水泵串联、火场紧急避险为主要内容的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提升初期火情处置能力。

2.保障物资储备:对储备库的防火物资进行全面清点、维护和保养。目前储备有风力灭火机8台、二号工具40把、砍刀20把、防火服20套、对讲机10部、头灯20个。根据实际需要,计划补充购置油锯2台、高压细水雾灭火器4台。建立物资台账,明确管理人员,确保物资随时处于良好状态。

3.严格值班值守:执行村(社区)干部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确保通信畅通,详细记录值班日志。高火险期,全体村干部取消休假,靠前驻防。护林员每日通过巡护APP上报巡护轨迹和情况。

4.规范信息报送:一旦发现火情,第一知情人必须在5分钟内向村(社区)主要负责人和乡(镇)防火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要清晰准确,包括火场位置、火势大小、蔓延方向、已采取的措施等。坚决杜绝瞒报、迟报、漏报。

第四阶段:总结评估与长效建设(2026年3月1日-3月15日)

防火期结束后,及时对本次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进行全面总结。系统评估工作成效与不足,梳理好的经验做法,如“网格化+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实效、联防联控机制的作用等。分析存在的问题,例如部分群众思想松懈、个别区域巡护力量薄弱等。将行之有效的措施固化为制度,提出下一年度防火工作改进建议,持续完善长效机制,推动森林防火工作从阶段性攻坚向常态化治理深化。

四、工作要求

1.压实责任,担当作为。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对本辖区防火工作负总责。各村民小组长、护林员要切实履行各自网格内的巡查、宣传、报告职责。将防火工作纳入村干部和网格员的年度绩效考核,对因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导致发生火灾的,严肃追责问责。

2.协同联动,形成合力。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与乡(镇)林业站、应急管理所、派出所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完善与毗邻村(社区)的联防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互通信息,协同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火情,能够快速响应、有效处置,实现“打早、打小、打了”。

3.依靠群众,群防群治。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是做好防火工作的根本。要发挥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的示范带头作用,鼓励村民相互监督、主动报告火情。探索建立防火有奖举报制度,激发村民参与防火的积极性,构筑起群防群治的铜墙铁壁。

4.严明纪律,强化作风。全体参与防火工作的人员必须服从统一指挥调度,严守工作纪律。值班值守期间严禁脱岗、离岗,保持通讯畅通。扑救火灾时,必须坚持“三先四不打”原则(火情不明先侦察、气象不利先等待、地形不利先规避,未经训练的非专业人员不打火、高温大风等不利气象条件不打火、可视度差的夜间等不利时段不打火、悬崖陡坡沟深谷窄等不利地形不打火),科学指挥,确保安全。

护林防火,责任重于泰山。让我们全体村民携起手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全力以赴打好2025年秋冬季森林防火这场硬仗,共同守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为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往期推荐

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督导第一书记访谈提纲(参考答案)

2025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督导村级访谈提纲(参考答案)

关于深入开展村(社区)基层党支部兵地共建的方案

2025年村支书/村主任/驻村工作队长、队员访谈提纲(最新版)

关于XX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验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