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上午,重庆群星美术馆正式亮相。
\n曾经,“到夫子池,看展览”是许多老重庆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艺术活动;如今,到群星美术馆观展赏艺,或许会成为市民们的新选择。
\n7月18日上午,“美在群文 时代答卷——重庆群星美术馆开馆暨群文美术专干邀请展”在重庆市群众艺术馆开幕,这也标志着重庆群星美术馆正式开门迎客。
\n本次启幕的重庆群星美术馆的历史脉络,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隶属于重庆市群众艺术馆的夫子池展览厅。位于解放碑的该展厅是重庆最早的美术馆。当时这里艺术活动频繁,几乎所有重要的艺术类展览都在此举办,影响了无数群文美术工作者和市民。“到夫子池,看展览”这句朴实话语,成为了民间文化生活中家喻户晓的符号,见证着大众对艺术的向往与追求。
\n开幕式现场。
\n如今的重庆群文,已呈现出精英创作与大众审美深度交融、协同发展的生动格局。在此背景下,重庆群星美术馆应运而生。
\n重庆市群众艺术馆党总支书记、馆长任竞介绍:“群星美术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将承载起展示群文美术成果、促进艺术交流、提升公众审美素养的重要使命。”
\n授牌仪式现场。
\n开馆仪式上,四川美术学院美育学院、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重庆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等院校为重庆市群众艺术馆授牌,合作共建实践站,共同为重庆艺术教育事业和公共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n作为群星美术馆的开馆大展,“美在群文 时代答卷——重庆群星美术馆开馆暨群文美术专干邀请展”也于18日同步开幕,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
\n步入位于重庆市群众艺术馆一楼的群星美术馆展厅,国画的灵动、油画的厚重、版画的肌理……在方寸之间各展风华。邹丹《年年有余图》以传统意象传递出对生活的美好祈愿,几尾红鲤鱼与荷花荷叶相映成趣,栩栩如生;古月《夏沫》则以细腻笔触描绘夏日河边的一对母子,灵动的画面中藏着对生机的细腻捕捉;邓建强《涞滩古镇》聚焦重庆地域风貌,将涞滩古镇的沧桑与韵味定格于画布,成为巴渝人文景观的生动注脚;徐亮的《巴将军》以苍劲线条勾勒出忠勇的巴渝精神,承载着对本土历史文化的深沉回望;朱孝廉的《三峡沧桑》,则以水墨晕染人物群像,述说着长江两岸的时代变迁。
\n展览现场。
\n这些作品题材广泛,既有对重庆吊脚楼、交通茶馆等地域符号的生动再现,也有对医者仁心、战友情深等人文情怀的细腻刻画;既有对传统笔墨的坚守,也有对当代艺术语言的探索。它们是群文美术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结晶——在街头巷尾捕捉灵感,在田间地头汲取养分,让艺术成为记录时代、连接大众的纽带。
\n“美在群文 时代答卷——重庆群星美术馆开馆暨群文美术专干邀请展”将持续至8月23日,感兴趣的市民朋友可前往重庆群星美术馆免费观展。
\n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实习生 张凯盈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