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存银行还是6%股息率收租?养只会下金蛋的鸡才是硬道理!

想靠投资钱生钱?

存银行利息越来越低,理财产品波动大,股市更是让人心惊胆战。

有没有稳妥的生财之道?

还真有,那就是像姚明、余秋雨那样,长期持有优质股权,靠分红和增值躺赚。

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与其追涨杀跌,不如学习“养鸡生蛋”的投资理念,找到优质的“下金蛋的鸡”——高分红优质股权,通过长期持有、分红再投资,实现财富的稳定增长。

文章列举了姚明投资合众思壮、余秋雨投资徐家汇的成功案例,以及格力、中国神华等高分红公司的例子,强调了“攒股数”的重要性,并指出股价下跌其实是“捡便宜”的机会。

文章还批判了追逐短期高收益的投机行为,并用一些投资者的失败案例进行佐证,最后给出了选择优质收息资产、攒股技巧以及安全绳策略的建议。

股市风云变幻,散户追涨杀跌,往往高买低卖,就像养肥了鸡却着急宰杀,没享受到持续的收益。

而真正的投资高手,却在闷声发大财。

他们懂得“养鸡生蛋”的道理,找到一只会下金蛋的鸡——优质股权,然后耐心持有,让时间和复利发挥魔力。

看看篮球巨星姚明,2007年投资合众思壮37.5万元,14年后变成了6176万元;文化名人余秋雨持有的徐家汇商城股份,28年涨了164倍。

他们的秘诀并非内幕消息或神机妙算,而是长期持有优质股权。

股权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股价上涨,更在于持续的分红。

格力电器过去十年累计分红1007亿,股息率最高达到6.52%;中国神华即使在煤炭行业低迷时期,也依然慷慨分红,近三年股息率从未低于8%。

这些现金流就像源源不断的金蛋,可以用来再投资,购买更多的股票,形成“鸡生蛋,蛋生鸡”的复利循环,让财富雪球越滚越大。

许多人炒股,恨不得今天买明天就涨停,但股价涨跌本就难以预测。

对于追求稳定分红的投资者而言,股价下跌反而是加仓的好机会。

2023年白酒板块回调,五粮液股息率达到4.2%的十年高点,此时用分红再投资,能比高点时多攒30%的股数,摊薄持仓成本,静待价值回归。

日本三菱商事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股价十年横盘,但投资者通过股息再投入,让股权数量翻倍,最终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总有人喜欢跟别人比收益,结果往往追高被套。

2021年,某网红医药基金凭借抱团股行情,年化收益高达120%,吸引无数散户追捧,结果两年后跌去60%。

而那些默默持有长江电力等高分红蓝筹股的投资者,虽然收益曲线平稳,却最终跑赢了90%的基民。

有些人既想拿高分红,又想赚价差,结果往往鸡飞蛋打。

某消费龙头企业曾被奉为“永远的神”,投资者幻想着既能享受30%的股息率,又能博取股价翻倍,结果公司多元化战略失败,股息砍半,股价腰斩。

真正能够持续分红的公司,往往是那些专注主业、经营稳健的“无聊”公司,例如运营商三巨头、电网企业等,它们不炒作概念,但十年累计收益却超过200%。

如何才能锁定优质的收息资产呢?

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看分红历史,连续十年以上分红的公司相对靠谱;二是看现金流,现金流充沛才能持续分红;三是看行业地位,选择那些占据行业命脉、拥有稳定盈利能力的公司,例如受益于储能行业爆发的欣旺达、创新药企等。

攒股也有技巧。

普通投资者可以学习深圳张姐的“土办法”,每月固定买入一手高股息股票,收到分红后立即再投资。

十二年后,她的中国移动持仓成本已为负数,每年白拿十几万分红。

机构投资者则可以利用S基金接老股,实现资金的快速周转和高效配置。

当然,投资也要注意风险控制。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要分散投资于不同行业,避免单一行业风险。

当公司估值过高或出现财务危机时,要果断止损,避免更大的损失。

持有股票超过一年,分红免征所得税,而银行利息要交20%的税,这就是股息账户的隐藏福利。

此外,股权还可以用于质押融资,比银行贷款更便捷、成本更低。

投资的真谛不在于一夜暴富,而在于细水长流。

与其听小道消息追涨杀跌,不如踏踏实实地做一个“守股奴”,享受复利带来的长期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