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去跟伊戈达拉聊一聊自己的养老金问题。 ”2025年10月,NBA中国赛澳门站的现场,姚明对着镜头轻松调侃道。 就是这么一句玩笑话,瞬间让“姚明开始领养老金”冲上热搜榜首。
这位曾经在NBA赛场上叱咤风云的“移动长城”,今年45岁的他,居然真的到了能领退休金的年龄。
姚明每月能领到的养老金是1838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3万元,一年下来差不多15.7万元人民币。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或许是一笔不小的稳定收入,对比姚明在NBA打球时超过9000万美元的总薪资,这笔钱简直像是零花钱。
不过,这笔钱的意义远不止于金额本身,它代表NBA对球员职业生涯的认可,是一种跨越国籍的尊重和保障。
为什么45岁就能领? 原来NBA养老金制度有个硬性规定:只要球员在联盟效力满3年,且年满45周岁,就有资格开始领取。 姚明在休斯敦火箭队打了整整9个赛季,这条件对他来说绰绰有余。
NBA的养老金设计得非常细致,分成三个阶梯档位,球员可以自己选择从哪一档开始领。
如果从45岁开始领,每月能拿306.24美元×效力年限×2/3;要是等到50岁,就可以领取全额基础金额,也就是306.24美元直接乘以年限;如果坚持到62岁再领,每月金额会跃升至1666.7美元×年限。
按这个算法,姚明如果从今年开始领,每月是1838美元;如果他等到62岁,每月就能领接近1.5万美元,一年超过18万美元。
这么人性化的制度,其实背后有个心酸的原因:据统计,接近60%的NBA球员在退役五年内面临破产。 离婚分财产、投资失败、挥霍无度,很多球员退役后生活堪忧。
所以联盟才建立了这套养老金体系,资金来自球员自缴工资的4%、联盟匹配的4%,再加上联盟每年注入篮球相关收入的1%作为补充。
这些钱由NBA和球员工会共同管理,就算球队倒闭或者转手,球员的钱也一分不会少。
除了姚明,还有几位中国球员也符合领取NBA养老金的条件。 王治郅在NBA打了5个赛季,今年48岁的他每月可领约1021美元;巴特尔效力3个赛季,刚好达到门槛,今年50岁的他每月可领919美元。
易建联同样打了5个赛季,目前年龄未到45岁,未来符合领取资格。 孙悦(1个赛季)和周琦(2个赛季)则因为效力时间不足3年,与这份保障失之交臂。
姚明在NBA的成就,远远不是养老金数字能衡量的。 他是2002年的选秀状元,在火箭队期间8次入选全明星,生涯场均19分、9.2个篮板。
2016年,他成为首位入选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的中国球员,名人堂官方称赞他“通过篮球搭建了中美文化交流的桥梁”。
退役后,姚明并没有离开篮球。 2017年,他当选中国篮协主席,推动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双国家队制度、CBA联赛市场化等。
尽管任内中国男篮经历了一些低谷,但他始终承担起责任,曾公开表示“如果需要有人承担责任,我责无旁贷”。 2024年底,姚明卸任篮协主席职务,仍以其他方式参与中国篮球的发展。
NBA中国赛期间,姚明提到养老金时的那种轻松语气,让人感觉他似乎已经淡出了篮球事务的中心。
事实上,从他调侃养老金的那刻起,这位“亚洲巨人”的职业篮球人生,仿佛又画上了一个正式的逗号,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养老金不是施舍,而是对他九年NBA生涯的肯定。 就像一位网友说的:“这钱不多,但是一份体面。 ”
对于更多普通NBA球员来说,这笔钱可能是退役后的重要生活保障。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姚明,但每个人都需要老有所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