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点刚过,四川舰动静就出来了。2024年12月27日才下水,这才过了11个月,就宣布开始海试。这速度,真让人挑眉。要知道,四川舰是076型两栖攻击舰的首舰,配置摆在这儿,不是普通货,要说它能这么快开出去试水,很多人还真得琢磨一下背后的门道。
先说四川舰的“全副武装”。它搭的是福建舰同款的电磁弹射器,还有带盾的1130近防炮,雷达系统直接上了054B升级版,大尺寸S波段双面旋转相控阵配X波段快反雷达,集成桅杆一身全包。再加上综合电力系统和大型坞舱,它虽叫两栖攻击舰,但从全世界的舰船圈里挑不出一个能和它对配置。
同级舰里没谁敢说自己弹射器在两栖攻击舰上用得风生水起。全世界现役有弹射器的航母不过中美法四型13艘,福建舰那种百米弹射四川舰也有,甚至部分指标比法国戴高乐级核航母还狠。偏偏这样一个大块头,从2022年刚招标、2024年12月底下水,到2025年11月中上旬就海试,速度像风卷残云。
你要是拿国外航母的节奏一比,差距直观到能让他们怀疑人生。法国戴高乐号1994年5月下水,海试是1999年,整整近5年。福特号2013年11月下水,2017年4月才海试,用了3年半。肯尼迪号更是惨,2019年12月下水到现在2025年还没动,已经快6年卡着没有海试。而中国福建舰下水到海试是两年,这已经算很快了。
在两栖攻击舰的圈里看,美国号从2012年6月下水到2014年11月海试是27个月,意大利加富尔号差不多两年半,日本出云号还行,跨度13个月,再小一级的加贺号用了11个月。法国的西北风级快得离谱,首舰只用了三个月,3号舰也才五六个月,俄罗斯订单版用了11个月。
中国自己的075型也不慢。海南舰下水到海试11个月,广西舰8个月,安徽舰10个月,湖北舰8个月。四川舰首舰下水到海试,也是11个月,和075首舰海南舰持平,但没压到广西舰那种短时间。可首舰往往是最慢的,因为配套不完善,造船厂还得试错磨合。四川舰能做到首舰就11个月,不只是快,而是超规格快。
再从技术差异看,075和076虽然同挂“两栖攻击舰”的名字,实际上是两种概念。075的主雷达是054A同款382,四川舰用的是054B同款S波段双面旋转相控阵。两者都有368快反雷达,四川舰的更集成,还有复杂的数据链和敌我识别系统。用个生活化比喻,075像是简装一百平的房子,四川舰是豪装一百四,还带各种智能化。
正常逻辑是硬件越复杂,调试越长,首舰的周期不可能和成熟型号一样短。可四川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硬是和075海南舰持平。这意味着造船厂节奏已经完全不一样了,项目管理、配套到位、源头供应链稳定,几乎没出明显的磨合期。
肯尼迪号在这期间就像个时间坐标,从中国辽宁舰到福建舰到四川舰的进度,它一个都没跟上。甚至可以说,它和福建舰没得比,还得看着四川舰在旁边直接开出去试水。这种对比才刺眼。
把话翻回来,四川舰用的是中国造船工业的最新技术积累。首舰就能压到11个月意味着后续的接系列可能更快。075的后续舰已经有8个月的记录,这个趋势下,还有可能把下水到海试缩到半年,下水到服役压到一年。这就是造船业的超级大国的表现,速度、质量、规模全部在线。
别忘了,这船不止海军圈在看,全世界很多舰艇制造商也在盯着。四川舰这种配置,放在两栖攻击舰领域就是一个怪物;放到航母圈里,配置丝毫不怂,建造速度甚至甩了大多数对手几条街。有人会说,这对么?现实是,中国能这么做,其他人连试都不敢试,因为速度背后是体系能力,不是喊口号。
就拿西北风级的纪录来说,虽然快,但是吨位和复杂度远不如四川舰。四川舰这种豪华装备的船还能跑出同级速度,说明造船厂和海军之间的衔接异常顺畅,技术验证到达了可快速投用的阶段。
这背后的信号可能比四川舰本身更重要。它直接展示了中国平顶舰生产线的成熟度和战斗节奏。一边你看着肯尼迪躺着拖到快六年,一边中国首舰豪配船下水不到一年就拉去海试,这种差距没法用单个数字去掩饰。
所以,四川舰的海试不是单纯的进度新闻,而是一次能力秀。造船业能把一个试验意味很浓、配套复杂度极高的首舰在不到一年时间推进到海试,不只是项目效率高,更是表明整个体系已经能稳定输出这种高规格产品而不掉链子。这种事,外面看着可能只是“很快”,但实际上,它已经在告诉全球海军工业,局面在变,中国的时间概念和他们不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