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真要变天?四个信号暗示楼市大转向,马云当年说的“葱价房”正成真!

2017年,马云在一次论坛上说,将来房价会像葱一样便宜。

当时很多人觉得他不懂楼市,笑话他太天真。

可现在回头一这话还真有点道理。

虽然房子还没便宜到论斤卖的地步,但价格确实在往下走。

今年前七个月,全国新房均价每平九千六左右。

比前几年动不动就破万的时候,已经低了不少。

以前一线城市房子多贵都有人抢。

现在二手房也跟着大环境一起凉了。

想看出未来几年房价走势,其实有四个信号特别关键。

咱们一个个来说。

第一个信号,是结婚的人越来越少了。

过去几十年,结婚买房几乎是标配,婚房成了推高房价的重要力量。

2016年那会儿,全国有超过1100万对新人领证。

那一年房价涨得也猛,不是巧合。

可今年上半年,全国才353.9万对新人登记结婚。

这数字摆在那儿,开发商心里能不打鼓吗?

年轻人压力大,结个婚要考虑的事太多。

光靠取消户口限制,也激不起多少冲动。

有些地方开始发补贴,想鼓励大家结婚。

比如广州一个村,初婚能领四万块。

浙江上虞更实在,送一千块电子券,吃饭买床品都能用。

听着挺贴心,但杯水车薪。

专家估计,到2026年,全国结婚对数可能跌破六百万。

婚房需求撑不住了,楼市自然难回暖。

第二个信号,是我们人口连续三年负增长。

这是影响楼市最根本的大背景。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这种趋势至少持续到2090年。

你想人越来越少,房子却越来越多,供需关系早变了。

很多独生子女家庭,以后两套房都可能继承下来。

要是他们自己只生一个孩子,下一代根本不用愁住哪儿。

这几年不少城市二手房挂牌量猛增。

背后就是这个原因——多了。

虽然最近各地出了育儿补贴、免费幼儿园这些政策。

希望能拉一把生育率。

但现实是,60岁以上老人已经超过3.1亿。

占总人口近四分之一。

再加上适婚年龄男女比例失衡。

特别是00后群体里,一百个女孩要配一百一十五个男孩以上。

东北一些地方早就显出迹象了。

村里没人,城里空着楼,像鹤岗的房子便宜得跟白菜似的。

第三个信号,是大家对买房的心态变了。

以前总觉得房子是稳赚不赔的投资。

现在不一样了。

卖房越来越难,平均挂出去一百多天才能成交。

你不降价,基本没人看。

相比之下,黄金股票今天买明天就能卖,灵活多了。

资本市场也越来越活跃。

9月初创业板一天涨了六点几个点,创下近期新高。

很多人还担心利好出尽会回调。

结果发现,市场热度没那么容易退。

国际资金也在往亚太转移。

比起门槛高、变现慢的房地产,股市反而更吸引人。

第四个信号,是保障房正在改变整个住房格局。

以前靠商品房解决所有人住房问题,结果被资本炒得火热。

捂盘、囤地那些操作,大家都见过。

像李嘉诚那个北京项目,拿地二十三年才开卖。

但现在政策方向很明确。

8月底发布的文件说了,要商品房和保障房一起发展。

很多城市已经开始收库存房,改成保障房。

给低收入家庭、刚毕业的学生住。

虽然保障房配套没那么好,户型也可能小一点。

但它最大的好处是——不用为高价发愁。

一线城市的“抢人大战”,现在拼的就是谁能提供更实惠的住房。

保障房成了重要筹码。

未来的楼市,可能会变成两个世界。

一个是用来住的商品房,一个是托底的保障房。

对普通人来说,房子慢慢回归居住本质。

涨跌没那么重要了。

“房价如葱”也许还没完全实现。

但那种连夜排队、托关系抢房的日子,大概率不会再适应这个时代。

别再指望房子发财,也别因为降价就焦虑。

真正住得舒服,才是长久的事。

至于手里只有一套房的人,还需要天天盯着房价吗?

每个人答案可能不一样。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生活不会停在原地等谁回本。

日子怎么过更好,才是更值得琢磨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