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科技领袖晚宴上表示,在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后,他 “很快” 也将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对话,并称双方正保持 “非常良好的交流”。
而这一切的起因,还要从一场在巴黎举行的会议说起。
9月4日,支持乌克兰 “志愿联盟” 会议在巴黎举行,来自欧洲国家以及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等35国的领导人及代表出席了会议。
这场会议的核心议题,便是讨论俄乌停火后对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的细节。
会议结束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以欧洲国家为主的26国在会上正式承诺,将在未来俄乌达成停火或和平协议的框架下,向乌克兰部署地面、海上或空中部队作为 “保障部队”。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这一决定表示热烈欢迎,他认为这将是乌克兰未来数十年的安全保障。
可对于俄罗斯来说,这件事并没有那么简单。
俄罗斯外交部4日明确表示,俄罗斯不会考虑外国军队 “以任何形式” 在乌克兰部署。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更是直言,“俄罗斯不会讨论任何形式的、从根本上不可接受的、破坏乌克兰安全的外国干预”。
不仅如此,欧洲内部对于这一决定也并非铁板一块。
法国虽然高举 “主战派” 大旗,试图让欧洲国家和它一起把军队送进乌克兰,但却遭到了众多国家的反对。
意大利副总理萨尔维尼的一番嘲讽,更是让法国的颜面扫地。
萨尔维尼毫不客气地表示,让马克龙自己上前线,意大利绝不陪着送死。
这一言论引发了法国的强烈不满,法国愤怒召见意大利大使,外交部怒斥 “不可接受”。
而意大利的态度,只是欧洲内部矛盾的一个缩影。
波兰总理图斯克也公开表态,不会让波兰士兵进入乌克兰,只负责后勤援助和防守边界。
斯洛伐克、匈牙利、希腊等国更是早早声明拒绝派兵。
曾经那个看似团结的 “支持乌克兰联盟”,如今正在变成一盘散沙。
在欧洲内部矛盾不断激化的同时,美国的态度也显得尤为耐人寻味。
虽然马克龙表示美国将在最近确定以何种形式支持对乌安全保障,但美国副总统万斯却早已把话挑明:美国不会派地面部队。
白宫把 “担子” 往欧洲肩膀上一甩,自己退居幕后,这让原本就对美国寄予厚望的欧洲国家感到十分失望。
特朗普为何要在这个时候与普京通话呢?他的这一举措又会对俄乌局势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有分析认为,特朗普此举可能是出于对美国自身利益的考虑。
近年来,美国国内经济面临着诸多挑战,汽油价格已经连续上涨了三个月,这让特朗普政府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而俄罗斯作为全球能源市场的重要玩家,与美国在能源领域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特朗普可能希望通过与普京对话,来缓解美俄之间的紧张关系,从而保障美国的能源供应,稳定国内经济形势。
此外,特朗普也可能是想在俄乌局势中扮演一个 “和事佬” 的角色,以提升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
毕竟在第二次担任总统后,他一直试图展现出自己在外交事务上的能力和影响力。
如果他能够成功促成俄乌之间的和平谈判,那么这无疑将是他外交生涯中的一个重大成就。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俄乌局势仍然充满了变数。
26国承诺的 “保障部队” 能否真正部署到乌克兰,特朗普与普京的通话又会取得怎样的成果,这些都还是未知数。
多年的战争让乌克兰的经济遭受了重创,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而西方阵营内部的矛盾和分歧,更是让乌克兰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泽连斯基原本希望通过借助外部力量来实现乌克兰的安全保障,但如今看来,这条路似乎并不容易走。
对于国际社会来说,俄乌局势的发展牵动着全球的目光。
如果俄乌之间的冲突不能尽快得到解决,那么不仅会给俄乌两国带来巨大的损失,也会对全球的和平与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国际社会应该共同努力,推动各方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争端,让俄乌两国的人民早日迎来和平的曙光。
文/编辑:财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