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有人把这么有本事的人给“扔了”呢?我现在看到王艺迪这场球,心里就憋着一股气。她对阵早田,那阵势,我眼皮子都快跳出来了。你想想,前面两个世界排名前五的队友,都被同一个日本队给打下去了,这压力得有多大啊。
镜头扫到场边的指导徐辉,我当时就觉得,这下得来点儿狠的了。结果他叫了个暂停,跟王艺迪说了几句话,我以为得说点什么惊天动地的战术部署。
后来才知道,徐辉就说了俩字:“先搓一板。” 就这么简单,然后又补了一句:“变个节奏。” 没看见他大吼大叫,也没听见他灌什么心灵鸡汤,更别提什么复杂到我听不懂的战术了。
然后你就看,王艺迪就跟换了个人似的,后面连赢三局,硬生生从悬崖边上把比赛给拽了回来。这操作,简直了。
最让我觉得这事儿有意思的,还在于这位教练的来头。徐辉,他以前是王曼昱的教练,后来就没然后了。圈子里大家私下里都说,他是被“弃用”了。
一个被顶级选手“放弃”的教练,现在又在一个更关键的时刻,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救活了另一个顶级选手。你说这到底是个什么事儿?
我觉得这叫真正的功力,懂得人一眼就能看出来。那些真正厉害的行家,不是上来就给你一本厚厚的说明书,告诉你这不能碰那不能碰。
而是在你最六神无主、快要崩溃的时候,递给你一把最顺手的钥匙,让你能把门给推开。徐辉就是看出来了,王艺迪当时最缺的,根本不是什么技术上的漏洞,是脑子里那根弦,已经紧绷到快要断掉了。
他那一句“先搓一板”,搓的真的不是球,是王艺迪心里的那个魔障。是把她那股子拼命往前冲、一根筋到底的劲儿给稍微卸下来一点,让她重新找到呼吸的节奏。
有时候,你想想,真正牛逼的事情,真的不需要长篇大论。有时候,就是一个人,一句话,就能把事情给扭转乾坤。
我看到赛后王艺迪激动地跟他击掌,我心里就觉得,这真是太解气了。谁说被“扔掉”的就一定没用了?这不就活生生的例子吗?
我真是搞不懂,有些时候,为什么一些人就是看不到身边最宝贵的东西。就这么把一个能看穿人心、一句话就能救命的人给闲置了。
想想也真是,很多时候,我们好像总是要等到失去了,才开始后悔。这种感觉,真的让人挺无奈的。
徐辉的这一手,让我突然想到,很多时候,比赛的胜负,真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较量。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博弈,是那种能不能在关键时刻,把自己的心给稳住。
王艺迪之前肯定也是压力山大,队友接连失利,对手又这么凶猛,她能顶住不崩溃,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但要赢,就得有人点拨一下,把那股子紧绷的劲儿给松开。
你看她后来的表现,那种从容和自信,和之前简直判若两人。她不是技术差,她是那种“我一定要赢”的念头,把她给压垮了。
徐辉那一句话,就像是在她耳边轻轻说:“别怕,慢慢来,我们还有机会。” 这种信任和理解,比任何战术都来得重要。
有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太容易被外界的评价给左右了?被“弃用”了,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了?徐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了所有人一个响亮的耳光。
他不需要证明什么,他只需要在他该出现的时候出现,做他该做的事。这就足够了。
我倒是要问问,当初那些做出决定的人,现在心里是怎么想的?看到这一幕,会不会有一点点后悔?
这就是竞技体育的魅力吧,充满了戏剧性,也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谁会在关键时刻站出来。
但我觉得,徐辉这样的教练,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不追求名利,只专注于自己的专业,能在最需要的时候,给出最精准的点拨。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指导,才是真正的大家风范。你们说呢?
现在想起那个画面,我还是觉得心里挺畅快的。那种绝境逢生的感觉,加上一个被低估的人的绝地反击,简直太美妙了。
但愿以后,能有更多人懂得去珍惜身边那些真正有本事、有情怀的人,而不是等到他们离开,才去追悔莫及。
你们说,这种“被扔掉”的宝藏,是不是总在不经意间,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惊喜?
声明:个人观念点,结合其他网络信息写的,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