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甲联盟首席执行官德西尔沃把这事儿说成是“要今天的鸡蛋,还是要明天的鸡”。这话听着挺有远见,但对于要飞20个小时去澳大利亚珀斯踢一场联赛的AC米兰和科莫球员来说,这可能更像是一场疯狂的折腾。
事情的起因是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冬奥会,圣西罗球场从2月6号到22号要被占用。换个意大利国内的场地?不,意甲联盟选择了一个更出格的方案:把比赛直接搬到南半球。这在历史上还是头一遭,一场常规的意甲联赛要在意大利境外进行。
德西尔沃面对媒体和球迷的质疑时,态度很坚决。他跟意大利媒体《Cronache di Spogliatoio》说得很直白:“你问任何一个运动员,为了踢一场联赛飞20个小时,他肯定觉得疯了。你问一个正在争夺意甲冠军或欧冠资格的教练,他也会抵制。”他承认这是个不受欢迎的决定,但紧接着就抛出了那个“鸡蛋和鸡”的理论。在他看来,这是为了意大利足球的未来,为了让意甲这个品牌真正走向国际化,必须拿出的勇气。
这套说辞听起来有些耳熟,西甲当年也曾雄心勃勃地想把巴塞罗那对阵比利亚雷亚尔的比赛搬到迈阿密,虽然最后没搞成,但思路如出一辙。这些欧洲老牌联赛,眼看着英超在全球市场上一骑绝尘,心里那份焦虑不是一天两天了。科莫俱乐部在声明里说得更实在,称此举对联赛的“生存至关重要”,是为了“确保意甲未来的竞争力”。这话里的紧迫感,几乎要溢出纸面。想当年意甲号称“小世界杯”的盛景,再看看现在的处境,也就不难理解他们为何要兵行险招。
德西尔沃的底气似乎很足,他透露,举办这场比赛所需的七项授权已经拿到了五项。AC米兰、科莫以及所有20家意甲俱乐部都投了赞成票,意大利足协、欧足联和澳大利亚足协也开了绿灯。现在就剩下亚足联和国际足联的最后点头。“因凡蒂诺总得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德西尔沃的语气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他认为,从技术层面讲,没有任何站得住脚的理由来阻止这件事,因为规则里并没有明令禁止。
一场联赛三百八十场比赛,只拿出一场,也就是0.26%来做实验。从数字上看,这个“牺牲”确实不大。但足球从来不只是数字游戏。对于那些习惯了在主场为球队呐喊的米兰或科莫本地球迷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失去了一场家门口的比赛。球员的身体状态、长途飞行的疲劳,这些都可能影响到比赛的质量,甚至影响整个赛季的走势。这些现实问题,在宏大的“全球化战略”面前,似乎都被暂时搁置了。
我不太确定这次澳洲之行的具体商业回报预估是多少,但联盟显然是下了重注。他们希望通过这场比赛,撬动整个亚太地区的市场。德西尔沃甚至预言:“今天这个被许多人视为打破传统的举动,五年后可能会成为常态。”这种判断或许过于乐观。欧足联在批准这项计划时,特意强调了这只是“例外情况”,并且“不应构成先例”。这番表态,更像是给激进的联赛管理方踩了一脚刹车,提醒他们不要玩得太过火。
最终的决定权还在国际足联手里,如果绿灯亮起,AC米兰和科莫将在珀斯的奥普特斯体育场创造历史。这不仅是意甲的第一次,更是对欧洲主流联赛运营模式的一次试探。这场发生在南半球的意大利德比,究竟会像德西尔沃说的那样,孵化出一只会下金蛋的“鸡”,还是仅仅成为一个今天就被匆匆吃掉的“鸡蛋”?答案或许很快就会揭晓,但它引发的关于传统、商业和足球本质的讨论,恐怕会持续很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