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6月20日的一纸禁令震动布鲁塞尔:即日起,价值超过500万欧元的医疗器械公共采购项目,中国企业被彻底排除在外。 更苛刻的是,即便有中标者,合同中使用的中国产设备比例也不得超过50%——除非欧洲人自己造不出来。这项动用《国际采购工具》(IPI)的决议,被包装成“维护市场公平”的正义之举。 但德国医疗采购协会负责人私下抱怨:“真正原因是我们的医院太爱买中国设备了,价格只有西门子的六成,性能却毫不逊色”。
中国财政部的反击在7月6日精准落地。 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政府采购项目对欧盟企业关上大门,但特意注明:飞利浦在上海工厂生产的CT机仍可投标,荷兰原装的却被拒之门外。 这种“靶向打击”让巴黎猝不及防。 法国财长隆巴尔三天前还在普罗旺斯的阳光里宣称“必须每个领域都筑起高墙”,此刻干邑区的酒商们正疯狂计算损失——中国刚对欧盟白兰地征收最高34.9%的反倾销税,法国干邑月出口量预计暴跌70%。
欧盟的“手术刀”切中自己命脉
布鲁塞尔的操作堪称矛盾教科书。一边对中国电动车加征最高38.1%关税,导致比亚迪在欧销量半月腰斩;另一边又派外交官恳求北京“解除稀土出口限制”。 当王毅外长在柏林质问“欧洲困境何时源于中国”时,德国经济部的备忘录显示:本土汽车业28%利润依赖中国市场,而美国关税威胁可能让德国对美出口骤降15%。 这种撕裂在7月5日达到高潮——法国推动欧盟通过950亿欧元对美反制方案,却因德国反对缩水至720亿。
医疗器械战场暴露欧盟致命伤
中国手术钳的出口数据让欧洲老牌巨头脊背发凉:2024年对欧出口90亿美元,增速12%,部分高端设备价格仅为欧洲同类产品的60%。 德国医院采购主管展示的报价单显示,中国核磁共振设备比西门子便宜40%,而故障率统计反低两个百分点。 欧盟委员会的报告却咬定“87%中国招标排斥进口产品”,刻意忽略本土企业巴斯夫在华扩建的第十家工厂。
白兰地反制暗藏东方智慧
中国商务部对白兰地的征税令看似凶猛,却给保乐力加、人头马留了暗门:只要承诺“最低售价”就能免税。 这种“打拉结合”的策略在医疗器械战场重现——上海自贸区的德资企业被排除在限制名单外,而比利时进口的呼吸机被挡在门外。 欧盟商会主席的紧急函件中提到:“北京的反制像外科手术,创面小但痛感强”。
布鲁塞尔的“精神分裂”时刻
当法国外长巴罗在巴黎要求王毅“切断与俄贸易”时,德国汽车零件正通过中欧班列经俄罗斯运往沈阳。 欧盟内部文件显示,31个欧洲国家中有8个超过50%的5G设备来自华为,而冯德莱恩却在G7指控中国“将稀土武器化”。 这种双标延伸至电动车争端:尽管技术团队确认中方提交的数据完备,政治层面仍卡死在“中国补贴扭曲市场”的指控上。
华盛顿的阴影笼罩谈判桌
特朗普的倒计时器是欧盟最大的噩梦。 7月9日大限将至,若谈不拢农产品关税,美国将对欧盟钢铝征收50%关税。 法国农业部长的秘密报告估算:仅猪肉出口损失就达12亿欧元。 而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更残酷——欧盟每分钟对华贸易逆差增加1000万元人民币。 这种压力下,隆巴尔在财长会议上的咆哮显得苍白:“中国会扼杀我们所有工业!”
柏林与巴黎的“同床异梦”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访华时反复强调“关税是最蠢的武器”,而法国却推动欧盟对中国光伏发起新调查。这种分裂在医疗器械投票时暴露无遗:法国带领南欧国家强硬派推动禁令,德国弃权票上写着“依赖中国供应链风险”。 慕尼黑医院院长抱怨:“替换中国设备将使采购成本增加35%,这笔钱最终由纳税人买单”。
王毅的欧洲行戳破窗户纸
“中国不是美国! ”王毅在布鲁塞尔的发言引发全场骚动。 当欧盟外交代表卡拉斯要求中方“重塑贸易关系”时,德国外长瓦德富尔正翻阅文件:大众安徽工厂刚获50亿元新能源补贴,而欧盟指控的“不正当补贴”正来源于此。在巴黎午宴上,王毅用“农场到餐桌”机制提醒法国人:仅2024年就有32万吨法国猪肉通过该渠道进入中国食堂。
欧盟的困境在干邑酒窖里发酵。 人头马总裁看着中国免税承诺苦笑:“最低限价意味着利润减少三成,但拒绝就等于退出全球最大市场”。 这种两难折射出27国的集体困局:当冯德莱恩准备访华挽回局面时,美国务卿的电话正在接入,议题是“协调对华稀土供应链”。 布鲁塞尔广场上的欧盟旗在风中绷得笔直,而旗杆下的商人举着“要自由贸易”的牌子——他们清楚记得2013年光伏贸易战让欧洲损失27万个岗位。#夏季图文激励计划#